易教网-深圳家教
当前城市:深圳 [切换其它城市] 
sz.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鐢ㄦ埛鐧诲綍 | 鐢ㄦ埛娉ㄥ唽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深圳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深圳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深圳家教网 > 高考资讯 > 把避雷针装在心中

把避雷针装在心中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2-23
把避雷针装在心中

有一天,我带孩子去参观一座刚落成不久的大佛,那座大佛有十几层楼那么高,矗立在一片宁静的山谷中,显得格外雄伟。阳光透过云层洒下,为这座宏伟的雕塑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庄严。孩子的目光被大佛吸引住了,他兴奋地指着大佛像说:“爸爸,大佛的头上有避雷针。

”我顺着他的手势往上看去,由于大佛实在太高了,竟使我的帽子落下来。孩子接着问我:“大佛的头上为什么要装避雷针呢?”我说:“因为大佛也怕被雷打中呀!”孩子又问:“佛为什么怕被雷打中?在天上,是不是雷公最大呢?”

孩子的话让我一时无法回答,陷入了沉思。我们千里迢迢跑来礼拜的佛像,祈求能保佑我们平安的佛像,自己也怕被雷打中。这似乎有些讽刺:佛像既不能保佑自身的安危,又怎么能保佑我们这些比佛像更脆弱的肉身呢?

这一问题让我想起了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一段对话。有一次,苏东坡和佛印禅师到一座寺庙参拜,看见观世音菩萨的身上戴着念珠。苏东坡不禁有了疑问,对佛印禅师说:“观世音菩萨自己已经是佛了,为什么还戴念珠,她是在念谁呢?”佛印说:“她在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字。”苏东坡又问:“她自己不就是观世音菩萨吗?

”佛印禅师答道:“求人不如求己呀!”

看着眼前大佛头上的避雷针,我忽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大概也像观世音菩萨手里的念珠一样,避雷针是在启示我们:求人不如求己呀!

人因为蒙蔽了自己的佛心,就把佛像当成避雷针;人如果开启了自己的佛心,就不需要避雷针,也不需要佛像了。佛像需要避雷针,是由于它太巨大了;人需要避雷针,是因为自我与贪婪太过巨大。

我们把佛像盖得很巨大,那是源于我们渴望巨大、不屑于向渺小的事物礼敬。很少有人知道,渺小其实是好的。唯有自觉渺小的人,才能见及世界如此开阔而广大。把佛像盖得很大很大,那是出神的境界;知道佛是无所不在、无处不在的,那是入化的境界。权势、名位、财富很大很大,那是出神;

掌大权、有名位、太富有的人还能自觉很渺小,那是入化。

心中有佛,佛就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如果心中无佛,巨大的佛像与摩天大柱又有什么不同呢?平凡普通的老百姓一旦心中有佛,胸怀无限宽广,心中无挂碍、无恐惧,远离颠倒梦想,则尘世的权势名利又怎能成为他的欲望,局限他的自由呢?

位高权重的公卿王侯一旦心中无佛,心怀狭小,欲望永无终极,名利权位正好成为围困他的砖墙,又何乐之有?

因此,佛像把避雷针装在头上,人应该把避雷针装在心中,时刻避免被利益与权力的引诱击中。在平常的日子里,也能找到生活的意趣,那避雷的银针就已经装上了。

一、信仰与现实的碰撞

当我们面对高大的佛像时,往往会产生一种敬畏感。这种敬畏感不仅来源于佛像的宏大与庄严,更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信仰的追求。然而,当孩子指出大佛头上的避雷针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即使是神圣的佛像,也需要依靠现代科技来保护自己免受自然力量的侵害。

这让我们不禁思考,信仰与现实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矛盾?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将信仰寄托于外在的事物,如佛像、庙宇等。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象征性的物体获得心灵的安慰和庇护。然而,正如孩子所言,佛像本身也需要避雷针来保护自己,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信仰其实并不稳固?或者说,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信仰的本质,理解信仰不仅仅是对外在事物的依赖,更是内在精神世界的构建。

二、求人不如求己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对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求人不如求己。观世音菩萨虽然已经成佛,但她仍然佩戴着念珠,这并不是因为她需要别人的帮助,而是因为她明白,真正的解脱来自内心的修行。同样的道理,佛像头上的避雷针,并不是因为佛像需要外界的保护,而是为了提醒我们,真正的安全来自于内心的觉醒。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常常感到无助和迷茫。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我们可能会寻求他人的帮助或依赖外在的力量。然而,真正的力量和安全感来自于我们内心的坚定与智慧。正如古语所说:“自助者天助之”,只有当我们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行动时,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三、渺小与伟大的辩证关系

在我们的心目中,伟大往往意味着高大、宏伟、令人敬畏。然而,当我们站在巨大的佛像前时,却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这种对比让我们意识到,真正的伟大并非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境界。一个自觉渺小的人,反而能够看到世界的广阔与无限。

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非凡,正是因为他们懂得谦卑和敬畏。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即使是最伟大的圣贤,也深知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与此相反,那些自以为伟大、不可一世的人,往往会在现实中遭遇挫折和失败。因为他们忽视了内心的修养,过度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

因此,真正的伟大在于内心的谦逊与包容。当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时,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关心他人的感受。这样的心态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四、信仰的真谛

信仰不仅仅是对外在事物的崇拜,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当我们把佛像盖得很巨大时,实际上是表达了我们对伟大事物的向往。然而,如果我们只关注外在的形式,而忽略了内心的修炼,那么信仰就会变得空洞无力。真正的信仰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

心中有佛,佛就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如果我们心中无佛,即使面对再大的佛像,也只是徒增虚荣。真正的信仰应该是内化于心的,它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仪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个心中有佛的人,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意义和价值;一个心中无佛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和权力,也无法摆脱内心的空虚与孤独。

五、避雷针的隐喻

佛像头上的避雷针,不仅是物理上的保护装置,更是一个深刻的隐喻。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外界的各种诱惑和挑战时,要保持内心的清醒与坚定。就像避雷针能够引导雷电的能量,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电流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内心的修炼,将外界的压力和困扰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金钱、权力、名誉等外在的东西,往往会让人迷失方向。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像佛像一样,将“避雷针”装在心中,时刻保持警醒,就能够避免被这些外在的因素所左右。真正的强大,不是来自于外界的保护,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坚韧与智慧。

佛像头上的避雷针,不仅是对自然力量的防范,更是对我们内心的一种启示。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安全和力量来自于内心的觉醒与修炼。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学会像佛像一样,将“避雷针”装在心中,时刻保持警醒,远离贪欲与迷惑,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无论是面对巨大的佛像,还是平凡的生活,我们都应该记住:求人不如求己。只有当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独立行动时,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真正的伟大在于内心的谦逊与包容。一个自觉渺小的人,反而能够看到世界的广阔与无限。

最终,信仰的真谛在于内心的修炼与实践。一个心中有佛的人,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意义和价值;一个心中无佛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和权力,也无法摆脱内心的空虚与孤独。因此,让我们把避雷针装在心中,时刻保持警醒,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过上更加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更多-

最新教员

  1. 吴教员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
  2. 郑教员 深圳技术大学 应用物理学
  3. 孔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地理
  4. 苏教员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汉语言文学
  5. 何教员 海南师范大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6. 许教员 深圳大学 经济学
  7. 张教员 深圳技术大学 中药学
  8. 李教员 南方科技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9. 李教员 长春工业大学 数字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