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讲故事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11-10】给孩子讲故事: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良好方式
选材很重要
故事种类繁多,但并不是每个故事都适合孩子们听。为了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应该选择那些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故事来讲。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材也应有所不同。给二三岁的孩子讲故事时,我们应该选择那些主题明朗、爱憎分明、情节简单、人物单一的故事。而给五六岁的幼儿讲,则要选择情节比较复杂、曲折的故事。因为给小的讲复杂的故事,他们可能听不懂;给大的讲简单的故事,对他们又没有吸引力。
身体语言不可少
给孩子讲故事时,身体语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孩子们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且在认识上也多是感性认识。因此,当我们借助手势、表情、动作、眼神等身体语言来表达故事的意思时,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增强印象,并给孩子一种亲切感。这样,我们讲的故事也就更容易受到孩子的欢迎。
让孩子开口
一个故事讲完了,我们可以围绕故事给孩子提出一些问题。例如,讲完《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后,我们可以问孩子:“孔融把大梨送给了谁?”“孔融自己吃了什么样的梨?”通过这样的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记忆故事情节,锻炼思维能力,还可以促使孩子开口,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当孩子对我们讲的故事有了一定的记忆和理解之后,我们应该让他们自己试着讲述故事,忘记的地方可以给他们提示,让他们接着讲下去。这样做无疑会鼓励孩子讲故事的积极性。长期以往,这对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实例说明
让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假设我们给一个五岁的孩子讲一个关于友谊和帮助的故事。我们可以选择《狐狸和乌鸦》这个故事。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狐狸和乌鸦之间的互动,通过适当的手势和表情,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讲完故事后,我们可以问孩子一些问题,例如:“乌鸦为什么把肉掉下来了?”“狐狸最后是怎么做的?”通过这样的提问,我们可以促使孩子回想起故事中的细节,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然后,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自己试着讲述故事,给予他们必要的提示和鼓励。这样,孩子不仅可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结论
给孩子讲故事是培养他们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良好方式。在给孩子讲故事时,我们应该选择适合他们年龄和发展水平的故事,借助身体语言来增强故事的表达效果,鼓励孩子开口回答问题和讲述故事。通过这样的讲故事过程,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将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家长们应该多花时间和孩子一起享受讲故事的乐趣,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